您的位置首页>嘉宾发言

中国的中长期规划与挑战

经济创新不仅是手段 更是发展第一动力


2015-11-20 信息来源:

  近些年,世界经济受到技术创新和资本国际化的影响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由于这一因素,如今高附加值产品、商品、服务进出口在国际贸易中占主导地位,没有实现生产程序变革的国家未能跻身国际市场。事实上,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国际贸易中成长最多的是制造业(见图1),制造业近几十年中在技术创新方面表现突出。

图1

世界贸易的扩展 

                 来源:世界贸易组织(OMC)

  在这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机器人、远距离传输、信息学、计算机、技术改变占据主导地位,除了引领各国采用产业新政策和新战略外,还推动着全球新的竞争力。新的竞争力还具有新的超级结构特征:生产单位及其管理的组织结构的变化(Barnet 1994:42)。生产组织受到技术的影响,也因不同的技术战略而改变。超级结构和工业结构的这些改变正在被工业化国家接受,这些工业化国家中泰勒(Taylor)的遗产在改变。如果大公司不保持技术和管理的先锋地位,它们将会置身全球竞争的边缘(Best 1990)。

  不光技术创新会带来那样的竞争优势,在技术研究、技术改变、开展研究的人力资源或起关键作用的技术改变的创新方面的投入也会带来这种优势。换句话说,这些国家必定在教育方面投入,以便在将来达到一个新的发展水平,保证自身的增长条件。

  技术改变和全球竞争也展示出国家之间的一些差别,处于第一梯级的国家既开展技术研究也进行技术创新;而第二梯级的国家则从事分散的技术生产;三线国家则是被视为组装的“廉价地区”。借助这一技术改变和全球竞争过程,涌现出通过技术创新运作的全球生产网络。在这个网络中“高附加值”组织比“大体量”组织更有分量(参见图2)。

图2

国际生产专业化新模式

 

 

ENSAMBLAJE TECNOLOGICO技术装配                  COREA韩国

PRODUCCION TECNOLOGICA 技术生产                INDIA 印度

INVESTIGACION TECNOLOGICA 技术研究             CHINA 中国

MEXICO  墨西哥                                        G-7

BRASIL 巴西                                              

 

               Fuente: elaboración propia. 

             来源:自制。

  在这样的背景下,自20世纪80年代中叶开始,出现了一种新型的国际生产专业化,将有资质的劳动力、基础设施、贸易开放、经济自由化的国家进行了划分。当然,还是有不具有专业化的国家的,它们拥有充足的可以开展其他形式、不那么高端工作的劳动力。就这个意义而言,我们可以说这是一次世界生产的选择性重新定位。其中分为两个层次: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占主导的生产和以廉价和非专业化的劳动力为突出特点的大规模生产。在这样的背景下,世界经济表现出的是一种国际生产专业化新模式的现象。

  在这些新近的国际交易中有一组目前是新竞争者的国家很是突出。这组国家是:中国、韩国、墨西哥、印度、巴西。毫无疑问,中国在跻身国际贸易时有了巨大的进步。1948年中国在世界出口中的份额只有0.9%,而2012年却增长到11.4%。其实这一年它已取代了美国成为最大的出口经济体,销售量的世界占比达8.6(参见图3)。

  这些国家的成功在于它们开展国外行业与国内市场间的联系,而通过竞争性政策又巩固了国家和企业在国内市场的共同分配。从企业和国家的产业专业化开始,双方不仅加强了一个经济体的出口,也增强了国际化。

图3

1948、1953、1963、1973、1983、1993、2003 和2012年按区域和

特定经济体划分的世界商品出口情况

(单位为十亿美元和百分比比例)

  a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1948年到1983年的数字。

  b Las estadísticas han resultado afectadas de forma significativa por la inclusión del comercio entre los Estados Bálticos y la CEI durante el período 1993 y 2003.

  c  A partir de 1998, las cifras se refieren a Sudáfrica y no la Zona Aduanera Común de África Meridional.

  d  Las cifras se refieren a  EEC(6) en 1963, EC(9) en 1973, EC(10) en 1983, EU(12) en 1993, EU(25) en 2003 y EU(27) en 2012. e  Miembros en el año indicado.

  Nota: Entre 1973 y 1983 y entre 1993 y 2003, la evolución de los precios del petróleo influyó significativamente en las partes porcentuales correspondientes a las exportaciones.

  Fuente: OMC. Estadísticas de comercio internacional. 2013.

  中国的技术变革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了邓小平提出的改革方针,方针具体就是四个现代化(农业、工业、国防、科技)方案和被誉为让中国跻身世界经济强国唯一途径的门户开放政策。这样一来,这个亚洲国家开始了“经济的调整、重组、巩固、优化”。(Bustelo y Lommen 1996: 45)

  中国变革的重大因素之一就是自二十世纪最后一个十年开始所拥有的大量国外直接投资(IED)资金因素,这要求先事先有一个长期的经济、政治、社会、技术、教育、研究的变革过程。这个变化过程体现在法律架构上就是:改革为投资者创造了一个提供可靠性的环境,如1982年的商标法、1984年的专利法,它们都提供了一个安全氛围。此外,还应提到中国于1980年3月3日加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OMPI)这件事,据此,该国采用了有关知识产权的26项法律、104项法规和69项协定。同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OMC)要求中国必须采用《与贸易相关的知识产权协定》(ADPIC)。

  从这一事件起,中国巩固了自己作为世界上最主要的外国直接投资的发展中国家接受者的地位。“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出台了一系列吸引外资的办法,特别是外资特定免税办法。这些激励办法在《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仍在使用。本目录中有发展、限制、禁止产业的清单。由国务院和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CNDR)确定。”(Agendasia2013)

  自经济改革开始,中国政府力图合理利用外国直接投资资金支持以技术转型为基础的新型生产模式,从而在中国企业中达到根本的技术优化,迫使外国企业与当地合作伙伴一同投资成立合资公司。在中国经济演进的环境中,购买新型技术能力和进行技术开发成为了国家发展的基础,是当今中国主要领导人突出巨型项目,尤其是军事主体的项目,如核武器和归于通信产业类的卫星生产等的基础。

  对于这样的环境,国务院启动了大量能清晰说明中国利益涵盖创新全过程的目标,扩大公共融资和财税激励手段,以及创新型企业私募融资,同时改善了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国际技术标准开发、以及诸如孵化器、重点实验室、技术园区和其他类型的技术基础设施的建设。

  就中国的这一策略,很多国际组织,如世界银行(BM)、国际货币基金组织(FMI)、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CDE)、国际能源署(AIE)和其他组织都就中国长期技术规划政策提请过注意/提出过批评。

  在这方面,世界银行的《2030年的中国》报告和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CDE)的《中国2013》研究报告预计中国政府在科技方面的投入将使之成为知识输出大国。就此,世界银行在《2030年的中国》中的“建设现代、和谐、创新型社会”称该国决心在2020年将自己变成一个全球强国和创新型大国。(世界银行2012:83)

  要实现这一目标,要对以下战略性产业进行保护:可再生能源、生物技术、信息技术、高端和高技术产业,这些也是被该国际组织看作的未来经济增长的主要行业。就此,鉴于可再生能源技术的技术领先、高附加值潜力、绿色技术出口,世界银行预计中国经济将更具竞争力。

  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从自己角度出发指出,自2009年起中国已成为投入研发(I+D)第二大国(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CDE) 2013: 19)。政府制定了一项十亿美元的经济恢复计划,其中3.927亿用在基础设施上。投资集中在固定基础设施和轻工、制造机械、电子、信息、石化等方面(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CDE) 2012: 74)。

  中国新的技术政策主要是在《十五计划》(2000-2005)、《十一规划》(2006-2010)和《十二五规划》(2011-2015)中设定的,另外很重要的是《九五计划》中提出了五个发展领域:工业、企业、外贸、人口、科技、教育。

  工业上实现了重点企业的现代化和技术变革/转化。新技术引领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助力能源、交通、电信、原材料、建筑材料。

  同样,2011-2015科技发展五年规划强调战略产业的重要技术,如生物技术、信息和通信技术和其他高技术领域,以“见效能源、资源、环境压力,满足老龄化人口对药品、医疗设备的需要”。中国的目的是通过该计划拉动内需,重新定位技术发展提高产品质量。

  2012年投入2.66亿美元加强科学、技术、创新体系,支持高技术群体和企业、大学发展。例如,中国科学院技术创新行动计划中就写入了“建筑示范项目(如无线宽带通信媒体网络)和主要科技成果商业运用(纯平屏幕)”。

  长期目标是在实现中国经济中起关键作用的各种因素都重新向更高的利润行业定位提高后提高生产力。。。。这一做法/前提产生了两个重要现象:技术依赖打破和二氧化碳排放减少。这样一来,中国不仅寻求提高生产力和竞争力,也将效法生态平衡(图表4)。

中国技术发展面临的挑战

    来源:依据《九五计划》、《十五计划》、《十一五规划》自制。

  这些优势和劣势使中国政府进行了一系列推动持续发展的变革。

  国家经济增长表现出过分依赖于高环境成本的能源和资源消耗;经济结构不合理,特点是农业基础薄弱,高端产业缺乏;此外,企业缺乏竞争力且使用利润投入能力差。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政府提出了一项分两个阶段的计划:

  2011-2020 年第一阶段

  经济增长转变应推进国内技术创新。由于是改革的最初的几年,可能还要继续进口国外技术,但指标应按照技术投入到新产业的速度逐渐下降。在此我们可以remitir十二五规划阐明的六个新兴产业。

  2021-2030年第二阶段

  这十年可能会出现依靠国内技术的巨大增长。这种情况应伴有中国跨国企业和其他国家企业的技术交流,通过国际互联网企业可以复制和优化国外技术模式。最终将大大加强中国目前非常出众的产业,如风力和太阳能光伏产业。

  为达到规划战略,2011年中国政府在研发(I+D)方面投入了国内生产总值PIB的1.84%,即74.6亿美元用于   诸多领域。

图表5

2011年产业研发(I+D)开支情况

图表6

2011年投入研发(I+D)最多的行业

  《世界银行中国2030报告》预测了该亚洲国家明显推进绿色技术的情况以及带来的某些好处,比如就业等(参见图表7)。

Cuadro 7图表7

2010-2030年绿色技术和服务的出口情况

              2010           2020          2030

  Fuente: elaboración propia con base en el Informe del Banco Mundial China 2030.

  1.1.1.技术创新

  中国不仅开放经济接收大量国外资本,整体上也出口产品,并利用这种模式获得其他高水平技术并将它们整合到自身的技术库中。这一技术库对于国家的工业化至关重要,假使从改革开放进程之初不是形成了合理的技术平台的话,现在恐怕还是只能出口低附加值的加工产品。正是因为如此,自1978年开始,国家已经打造出了中国产业所需要的技术能力。

  中央政府如何能够制定出技术阶梯上前进的方针的方法正是通过将国内外个人参与者整合到一起的包括研究中心、大学、国有企业和机构等的计划来实现的。表5“科学技术计划”是从经济改革之初就展开的计划。

  Fuente: Elaboración propia con datos de Jon Sigurdson.Technological Superpower in

  China.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 Inglaterra. 2005.

  最后两项制定了思考一个科技领先的国家的标准。考虑到了研发(I&D)项目要产生更大的支出。这部份之初对于要达到国际标准、将中国变成一个技术出口国来说是必要的。就此意义而言,这些项目主张的是最大程度减少对国外技术和设备的使用。产业能力继续加强,利用国外技术还要比国内技术花费得更多。

  973计划是1997年启动的,旨在建立一个研发活动支持的综合平台,为国家未来发展提供科学基础。计划期至2010年,该计划的工作实施领域是:能源、信息、资源与环境、人口和健康、材料。计划的目的一方面在于解决多年来拖累中国经济的基本问题,另一方面在于鼓励高技术质量的项目上马。该计划启动资金25亿美元,涵盖132个项目,主要是环境和人口项目。

  2006-2020中长期科技计划秉承973计划使技术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引擎的宗旨,涵盖的产业具有更高技术质量。涉及的11个产业从能源产业到下一代计算机服务业。下一代计算机服务业对于这条亚洲之龙而言具有广泛的重要性,预计在下一个十年中国将成为信息系统的领导者,像其现有的自主GPS卫星一样掌握一张宽阔的通信网络。

  “2020年科技进步提供的贡献将至少占国家发展60%。而国家对国外技术的依赖将下降至30%或更低”。同样的,有望增加国内专利并进入世界水平学术实验前五。要达到这些目标,就要考虑在2020年将公共支出提高到国内生产总值(PIB)提高到2.5%,这个数字与现在大多数发达国家的一致。

  作为两个计划的结果,研发项目的公共支出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从2001年的0.95%上升到2010年的1.76%,也就是说,在仅仅十年间上升了差不多一倍。这说明2020年研发支出2.5%的目标可以达到。这一数字将使中国站在目前发达经济体纪录的平均水平一样的高度。

  Fuente: Elaboración propia con datos de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Basic Statisticson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Activities [en línea]. Dirección URL: 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11/indexeh.htm [consultado el 25 de septiembre del 2015].

  尽管中国的研发支出和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关系可能达到2.5%这个与领先经济体在技术中投入相同的数字,中国经济体量将使这部份净支出成为全球之最。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题为《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科学、技术、产业2014展望》的报告指出,到2019年,中国将成为调动最多资源进行研发活动的国家。这是由于中国的经济总量/公共财富是世界最大(就/对照购买力而言),国际危机继续降低美国和欧盟的研发支出。这样一来,2019年,中国将可以拿出4400亿美元用于研发,而美国将为4300亿、欧盟3150亿、日本1300亿。

  同时,2009年国家授予的发明专利数量超过所有外国国家。

  Fuente: Elaboración propia con datos de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ThreeKinds of PatentsGranted [en línea]. Dirección URL: 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11/html/U2058e.htm [consultado el 25 de septiembre del 2015].

  这一状况向我们展示了这个国家正在经历的科技提升。通过投入,中国建立起了获得外国技术的机制。企业间的联合或合并为中国企业提供了通过其自身需要花很长时间开发才能获得的知识。在本表格/这种结构中,这个国家已经能通过其国有企业参与到技术流程中,但也停止了国内和国外的个人创新/自主性。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中国的产业和技术经济具有三层基础。第一层是因为是战略行业,如通信,国家完全参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大型国企的垄断地位。第二层是中型企业,这一层的私人投资和国家投资水平相当。最后一层,是小公司联合形成大企业。

  1.1.2.Educación

  5Cfr. Christopher A. McNally.China´s Emergent Political Economy.Routledge. 2008. Estados Unidos. Pp. 42-48

  国家的技术和由其产生的工业化如果没有教育做支撑就毫无意义。多亏有了高效的教育体制,持续的技术创新和进入大学的人力资源才拥有劳动市场所需要的技能。在这个环境下,中国领导人才把教育作为支持经济增长的方式。大学在技术能力创造中拥有如此重要的地位,才是技术巨人--联想在中国科学院的商业孵化器中催生出来。

  “中国具有可能成为世界最受过教育的国家。”这会让这个国家在接下来的几十年将知识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做出这样的断言。。。。改革开放以前,甚至是改革开放过程中,向中国很多在国内市场拿不到订单的企业引进了教授专业知识的专业人员。

  Fuente:6 Jon Sigurdson. Op. Cit. p. 54.

  Elaboración propia con datos de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Number of Graduates by Level and Type of School [enlínea].Dirección URL: 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11/html/U2009e.htm [consultado el 15 de agosto del 2015].

  1978年高等教育机构各类出国学生人数还不到16.5万人,而2000年却达到95万人,也就是说较改革开放初期差不多多出三倍。就如此高的学习水平而言,人们可能会想早些时候的指标所占的人数比例更高,但事实上。。。。

  Fuente: Elaboración propia con datos de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Number of Postgraduate Students by Field of Study (2010) [enlínea].Dirección URL: 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11/html/U2011e.htm [consultado el 15 de agosto del 2015].

  表6中大多数数字说明学习主要集中在数学方面。为此,科学和工程学是博士和硕士学生尤其热衷的专业。这一情况很有可能是因为这些领域的毕业生可以继而从事研究和开发工作。社科方面管理学备受青睐,人数和该硕士或博士毕业的人数一样多。我们不得不问自己,劳动市场是否有足够的空间施展他们的才能。

  尽管教育体制在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们提供更强的能力,劳动需求仍满足不了中国大学年复一年600-700万毕业生的数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估计40%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因此中国有很多人既不上学也不工作。这种现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大学专业贬值。大多数中国学生希望挣到的工资可以自己多年学习相同的钱,但毕业生的职位根本达不到。此外,毕业生们希望得到自己家乡不能提供的如他们自己或将来家庭的社会保障等。这样一来,他们宁愿继续找工作活读硕、念博,这就造成了更大的工作经验缺乏的情况。

  学生们资格取得现象和为此产生的失业现象同样困扰着为增加履历在中国找到更好工作而到国外求学的年轻人。但大多数学生没有回到家乡。1978年海外学习的学生人数为860人,回国人数248人;1998年海外学生人数17622人,只有7379回国。这一比例持续到今天。为此,中央政府创造环境鼓励可以为基数创新提出关键建议的专业人士回国。例如,2000年初教育部推进开办技术园区和开设实验室吸引已经离开的人才。其中一项鼓励政策就是为在中国进行研究计划的人每年补贴10万元人民币。

  技术创新

  中国在更新其技术工厂研发项目中逐渐增加其公共开支。2000年此类计划只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而如今2013年该数字已翻番。(参见图表19)

  备注:2004年数据与2004和2009年年度数据不一致,前者数据为1.44,后者数据为1.23。

  将该百分比与高收入经济体如加拿大(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62%)和荷兰(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98%)比较。事实上,“中国的研发投入(1.98%)在2012年已经达到欧盟水平” 7 。只有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国家平均水平的40%。,中国正在实现2005年制定的2020科技计划目标,计划中制定的研发投入为到2010年为国内生产总值的2%,2020年为2.5%。

  取得这一成绩,与同等水平的经济体(中高收入国家)如分别排名第二和第三位的马来西亚、匈牙利相比,中国在全球创新指数中排名第一。再将这一指标与Johnson Cornell大学、欧洲商学院(Instituto Europeo de Administración de Empresas)、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所做报告中的其他国家对比,中国在2013年排名第29,与2007年的名次相同(当年设立该评定方法)。

  就此意义而言,亚洲之龙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才能在世界经济场上成为技术强国。但是,中央政府已决定确立7个战略产业在国内实行这种新型可持续发展模式。这些行业/领域在国际市场上已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但通过较大的鼓励,便可以成为产业领军行业,让中国在世界创新中沿梯阶而上。

  El XII Plan Quinquenal (2011-2015) indica que estas son las áreas industriales que la economía tendrá como prioridad:

  十二五规划(2011-2015)指出以下产业领域为经济优势产业:

  Fuente: Elaboración propia con datos de Ramo Fernández Guillermo. El XII Plan Quinquenal de la República Popular

  China. Oficina Económica y Comercial de España en Shanghái. China. 2011.

  China 2050: base 2030  中国2050:2030基础

  中国正处于自我创新和优化自身发展的历史时期。必须指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观点为国家政府和国际组织(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FMI)到世界银行(BM))所共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其文章《语言衰退纪事:中国是否已经到达其刘易斯拐点了?》中警示中国,说中国已经靠近“刘易斯拐点”8,应进入一个新的改革进程了。随着靠近这个拐点,劳动力会减少并爆发国家生产和投资合同的流失。这一现象很可能会在2020到2050年之间劳动力供给超过需求时出现。事实上,历史上剩余劳动力最多的时候出现在2010年,“[...] 正在倾覆:从2010年的1.51亿到2015年的5700万,再到2020年的3300万” 9。这样一来,为了避免生产力流失,就必须增加劳动参与率,放宽独生子女政策,放开金融领域的利率。

  世界银行在其《2030年的中国》报告中指出了拐点的标准:建立现代、和谐、创新型社会,指出该国正处于唯一的一个变革并达到高收入经济体购买力的机会中。如果不跨过这个状态,中国可能就会跌入中等收入国家陷阱,并只保持宏观经济稳定,无法扩大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此,世界银行(BM)提出了一项技术、环境、企业、财税、社会改革方案。

  在这个机遇时刻,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的第五代领导人们到来了。自2012年11月15日党的十八大起,选出了中国政治的最高领导职务:由七人组成党的政治局常委10。这样,习近平被任命变为党书记(该机构的最高职务),随后,2013年3月14日,就职国家主席。

  2014年10月,世界货币基金组织(FMI)的《世界经济观察》发布一条震撼的消息。据该机构认为,中国当年国内生产总值根据购买力(PPA,由于最稳定,是最可信的测算方法。)对比的汇率计算为17.617 trillones美元,美国为17.418 trillones美元。这意味着这个北美国家在世界经济中已经失去了其领导地位。根据同一份报告,预期中国将继续保持该位置10年/到这个10年结束。

  Fuente: Elaboración propia con base en datos de IMF. World Economic Outlook Octubre 2014.

  图表12为我们指出,通过PPA测算出20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28.23 trillones美元,而美国为22.49。数字的意思是美国的经济总量将是中国的79.66%。十年前,情况刚好相反,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为美国的80.81%。

  尽管多年前调低了所达到的高增速,这一情况也一样会发生。世界银行的《2030年的中国》报告中指出中国2020-2030年的经济增长将在7.8% 到 4.2%之间。

  在此基础上,在以下两个年份中中国的经济增长有两个舞台。

  Fuente: Elaboraciónpropia con base en World Bank and the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of the State Council, P.R. of China. China 2030: Building a Modern, Harmonious, and Creative Society. Washington, D.C. 2013. p. 369

  Escenario 2:

  Fuente:Elaboración propia con base en China 2030: Building a Modern, Harmonious, and CreativeSociety. p. 369.

  第一个舞台,由于产业和投入将不再是经济的引擎,生产力丧失很大。生产力的丧失也因劳动力数量少而造成。没有大量的劳动力,唯一的选择就是技术创新。然而,舞台1又不可能加强技术基础。所有这些就造成了经济迅速减速至4.2%。

  在第二副场景下,看得出与中国正在进行的改革情况很相近。也就是说,经济将要减速,对生产力的影响并不是很高,原因在于在应对劳动力供应减少和技术落后作出的回应是转向了以新的经济行业如服务业和消费的支持,

  如果说改革是成功的话,新型经济基础毫无疑问应该由服务业和消费构成。

Gráfica 14

Sectores como porcentaje del PIB

  Fuente: Elaboración propia con base enChina 2030: Building a Modern, Harmonious, and CreativeSocietyp. 9.

  根据图表14的内容,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贡献是61%,而消费则占到了66%。产业和投入将不再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的主要引擎。

  从这个消息曝光开始就有很多说法,有捍卫之声也有驳斥之言。诚然,如果采用其他测定方法,中国还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用时价汇率计算,这个亚洲经济体的国内生产总值是10.380 trillones美元(2014),美国为17.418。也由评论说,经济体的大小程度并不重要,关键看其人民的生活质量。从这个方面来说,中国就远远在美国之后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有12,879美元(在PPA中测算),而美国则达到54,596美元。

  事实上,这种评论还是很有道理的。如果数以百万的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真能把经济改革视为完全成功么?为此,联想到胡锦涛的和谐社会,必须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提升到高收入国家水平。高收入国家1989-2009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为3.5%,这些国家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应该是24,079美元。中国要成为高收入和谐社会,增长率就必须达到8.9%。这个指标是可以达到的,我们观察一下2006到2011的趋势就会知道,年增长率这个数字在15-20%之间浮动(2009年不算在内,当年因世界金融危机下降到8.95%。)。

  Fuente:Elaboración propia con base en China 2030: Building a Modern, Harmonious, and CreativeSociety. p. 82

  各种平行言论并不重要,但毫无疑问一个新的改革进程将会让中国内部和外部都得到加强。中国现在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的事实意义深远。毫无疑问,这个亚洲国家经历的了不起的改革加强了其内部实力,也向其外部实力方面延伸出去。凭借其经济实力,中国将有能力支配国际的新准则。

  上届尚未实现的2030目标。在这十年内,按照世界银行的说法“如果管理得当,中国应该可以成为现代、和谐、富于创造力的高收入社会。”。在国内生产总值增加的同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也要增加,中国就应该被视为高收入国家。在这段时间内,下一代领导人将致力于目前的政治领导人集体(第五代)构想的改革工作。事实上,本届中国共产党常务委员会热情地认为他们的工作将有助于将“本世纪的两个目标”具体化。第一个目标是在建党100周年,即2021年达到小康/中等富裕社会。第二个是,到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成为富强、和谐、高度文明现代化国家。

  向国内市场转变,一反过去几十年  的老观点,经济增长中国家内部消费的?。。。也就是说,经济的原动力已经不再依靠国际市场,而转向拥有的13亿人口的国内市场。为此,从2000年的九届人大第三次会议开始就提到紧迫经济结构调整,满足国内需要,激励经济增长。按照这一原理,也必须发展第三产业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增加消费。此外,“自2004年起,中国的主要领导人,尤其是温家宝总理在他2006年春季的全国人民大会的讲话中反复提到加强内需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的目标。” 13。

  多年过去,这一新战略已经成为政府的理念,成为了国家政策。基本前提是来自内部的增长,而不是主要依靠外部。这一情况看起来很合适的,因为持续的国际体系危机可能会限制中国强大的资金流,从而限制其增长,。

  内生发展情况下,新模式则有两个基本支柱,它们是:

  1)消费

  2)服务业

  这两个基础紧贴这个亚洲国家的当前实际情况和未来。要服务好这两个领域,国家就必须寻求新的发展水平。

  经过三十年的增长,中国社会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富裕了。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人们现在的消费已不仅限于基本生活品。这一点体现在蓬勃的中产阶级身上体现出来,他们会购买各种各样的国内和国外产品。这一结构可能会成为今后一些年经济的主要支柱。

  另一方面,服务行业是产业催生的一个大规模生产的重大选择。当前,工业生产有助于商品制造,中国经济年复一年出口大量商品。这种属性产生了巨大的不平衡,从环境危机到现实的低工资都是。服务业可以创造新的劳动机会(让人想起:仅城市区域每年就有提供1000万人就业的需求),对环境影响也不大。

  新的经济增长项目/计划以消费和服务业为基础,但不仅限于这两个领域,同时也是一个纠正经济总体不平衡的机会。作为最主要的环境温室气体排放国,中国将来的发展还有很多巨大的屏障。

  首先,要发展消费型社会就必须摒弃现有的消费障碍。比如说,社会保险体系还不能覆盖自费的教育或疾病开支。此外,农村人口逐年向城市的大规模转移,这些还没有获得一项居民登记(户口)的人就不具备那些城市居民相同的权利,也就阻碍了他们的消费能力。其次,中国希望创造自己的发展就值得也必须在自己的技术上投入。几十年的巨大资本流进入了这个国家,投资成了中国获得世界科学认识的专业技术知识的桥梁。现在,是将这一认识从“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的时候了。

 

  何塞·伊格纳西奥·马丁内斯·科尔特斯(José Ignacio Martínez Cortés),男,墨西哥人,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政治和社会学系讲师、研究员,曾获马德里康普鲁腾塞大学国际经济学博士学位。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 版权所有© 2003 京ICP备110171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