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3日-2016年10月15日

中国·重庆

新闻中心

宋涛在2016中国共产党与世界对话会闭幕式上的讲话

2016-10-15        信息来源:

加强对话交流展现责任担当

——在2016中国共产党与世界对话会闭幕式上的讲话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宋涛

(2016年10月15日,重庆)

  尊敬的各位来宾,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在各方的通力合作和共同努力下,2016中国共产党与世界对话会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即将落下帷幕。首先,我谨代表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向出席大会的各位嘉宾,向重庆市和相关部门,向所有为本次对话会作出贡献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昨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刘云山亲临对话会并发表主旨演讲,深入阐述了全球经济治理面临的新形势及政党在其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与大家分享了中国共产党的全球经济治理观,向国际社会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与世界各国政党一道推动全球经济治理创新的真诚愿望。对话会期间,各位代表紧紧围绕会议主题坦诚交流、畅所欲言,共话全球经济治理前景,共谋全球经济治理创新良策,共商参与全球经济治理路径,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碰撞出许多智慧火花。重庆市还为大家安排了丰富多彩的参观考察和文化活动,一些代表走进重庆市委,近距离感知五大发展理念在重庆的实践。刚才,作为会议重要成果的《重庆倡议》顺利获得通过,标志着对话会取得了圆满成功,也充分说明大家对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是有高度共识的。

  一,创新全球经济治理必须树立命运与共、和合共生的意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各国只有本着对人类整体利益和未来负责的精神,既让自己发展、又让别人发展,既坚持走自己的路、又尊重别人的选择,既努力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又促进共同利益最大化,才能使全球经济治理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二,创新全球经济治理必须增强与时俱进、敢为人先的行动自觉。面对持续低迷、动力不足的世界经济和层出不穷、复杂交织的全球性挑战,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与时俱进者胜。循规蹈矩、墨守成规没有出路;固步自封、画地为牢更没有前途。只有勇于直面挑战,坚持问题导向,向创新要动力,向改革要活力,牢牢把握“创新”这把“智能钥匙”,才能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持续的动能,也才能不断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

  三,创新全球经济治理必须弘扬同舟共济、合作共赢的伙伴精神。全球经济治理涉及诸多领域和方面,不是哪个国家的独角戏和专利,其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也非一国之所能应对,各国必须本着开放包容、互学互鉴的态度,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加强协作、结伴同行,通过对话沟通寻求相互理解与信任,通过交流合作扩大各方利益汇合点,不断推动全球经济治理创新,并使这一过程成为惠及各方的过程。

  四,创新全球经济治理必须展现知行合一、行胜于言的责任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在G20杭州峰会上强调,“承诺一千,不如落实一件”。与会代表也普遍认为,各国政党肩负着创新理念、推动变革、凝聚共识、促进合作的重要责任,发挥着政治引领的重要作用,应摈弃偏见、不尚空谈,既积极为全球经济治理创新鼓与呼,又努力推动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履行国际责任和义务,不断把关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主张转化为各方共识,形成一致行动。

  以上是此次对话会取得的主要成果,我们倍受鼓舞。这里我想结合大家的讨论,就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几个问题谈几点看法。

  第一,要切实树立综合治理的理念。现在谈全球治理一般是指全球经济治理,本次会议聚焦的也是全球经济治理。我认为,要实现有效的全球治理不能只盯着经济方面。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没有和平就没有发展,没有稳定就没有繁荣。”面对多元、复杂的全球性挑战,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应统筹兼顾,通盘考虑历史与现实、当前与长远、国内与国际、传统与非传统等多方面因素,从政治、经济、安全等领域多管齐下、综合施策、协调推进,特别要牢固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否则就可能按下葫芦浮起瓢,欲速则不达。

  第二,要处理好全球治理与地区治理的关系。目前大家议论比较多的是全球治理,事实上许多全球性问题在地区层面表现得更为严重,一些地区性问题也会影响各国在全球层面达成共识,所以地区治理不能忽视,这也是中国共产党与湄公河国家政党对话会在此期间举行的重要原因。不仅如此,还要认识到,地区治理既是全球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全球治理的必由之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既着眼于与沿线国家实现共同发展,是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路径,又是通过推进地区治理探索全球治理新模式的有益尝试,衷心希望大家给予大力支持并积极参与进来。

  第三,要充分估计到文化文明因素对全球治理的深层次影响。文明如水,润物无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文明是这个国家和民族的集体记忆。当今世界许多矛盾和问题的产生,都可以追溯到人们对世界的不同认知而导致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差异,不同的“文明方程式”对同一问题给出的答案是截然不同的。因此,在创新全球经济治理的过程中,我们应推动不同文明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和平相处、和谐共生,让文化交流成为化解分歧、凝聚共识、增进互信、深化合作的润滑剂和柔顺剂。我们也要从不同文明中汲取营养和智慧,共同寻求全球经济治理问题的解决之道。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有问题才会感到沟通的重要,有分歧才会彰显对话的价值。本次对话会围绕全球经济治理进行了广泛、深入和坦诚的交流,达到了引发思考、启迪智慧、凝聚共识、推动合作的目的。对话会自身的作用得到各方充分肯定,许多代表表示,今后如有机会还要参加。作为主办方,我们愿与大家一道把对话会建设好、维护好、发展好。为此,我愿提出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是将中国共产党与世界对话会打造成世界看中国的重要窗口。中国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的,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国今天的一切。在中国,我们常说,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同理,要了解中国的事情,关键在了解中国共产党。国际社会要和中国打交道,要了解中国,需要认知中国共产党。举办中国共产党与世界对话会,就是要帮助世界了解中国共产党。今后,我们愿继续通过这个平台向世界介绍中国共产党拓展中国道路、丰富中国理论、完善中国制度的信息,向世界阐明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渊源和时代逻辑,向世界展示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胸怀与担当。

  二是将中国共产党与世界对话会打造成政党看世界的重要平台。目前世界上的问题多得很,矛盾也深得很。国际社会非常关注中国共产党怎么看世界,也十分关心各国政党在诸多问题上的立场和主张。今后,我们愿积极把握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时代发展大势,进一步发挥对话会交流形式灵活、议题设置广泛、沟通坦率深入的优势,拓展交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努力将其打造成各国政党和组织就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加强交流、促进合作的高端政治对话平台。本次对话会讨论全球经济治理,就是朝这个方向努力的第一步。

  三是将中国共产党与世界对话会打造成促进不同文明沟通理解的重要桥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文明因素不仅对全球经济治理有着深层次影响,世界上许多问题背后都有这个因素在起作用。无论是世界看中国,还是政党看世界,均离不开对文化文明因素的解读。政党作为一个国家最基本的政治组织,其兴衰沉浮与所在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关联,也承载着这个国家的文化基因。我们希望这个以政党为特色的对话会,今后能够切入更多文化视角,开展更多文明对话,努力推动不同文明在互鉴中发展、在融合中进步,为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相逢总是美好而又短暂的,很快又到了要说再见的时刻。中国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曾写下“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诗句,来形容人们对离别后尽快重逢的期盼。我希望重庆的巴山夜雨和风土人情能给大家留下美好的回忆,也期待能与各位在来年的中国共产党与世界对话会上相会,再议世界发展大势,再叙深情厚谊!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