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北包括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和内蒙古东部地区,拥有1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一亿多人口,与俄罗斯、朝鲜、蒙古国接壤。作为新中国工业的摇篮,东北地区在中国工业化进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被誉为“共和国长子”。与此同时,东北地区在进一步发展中面临诸多挑战,工业生产步履维艰,经济位次不断后移。如何解决老工业基地面临的沉疴与新忧?如何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在推进现代化过程中“不让一个地区掉队”?中国共产党对此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并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共中央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加快东部地区发展等一系列区域发展战略,有力地促进了国家平衡、协调发展。
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着眼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与中国经济发展新趋势,鲜明地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把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更重要层面。通过谋划推动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布局,构建起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东北地区在中国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多次赴东北地区考察、召开专题座谈会,持续谋划推进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并特别标定了东北地区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的战略地位,为东北地区下一步发展提出了新的目标和任务。今年7月举行的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就“完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作出新的部署,强调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当前,东北地区正立足区域特色和优势,构建新发展格局,实施高水平开放,努力探索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新路子。
为同世界各国政党更好交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振兴传统工业基地的理念与做法,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将同东北三省一区党委于2024年10月14日共同在中国吉林省长春市举办“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东北的实践”专题宣介会,希望通过此次专题宣介会同各国政党加强治国理政经验交流,促进各领域务实合作,推进现代化事业发展,更好造福各国人民。
期待您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