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简介
  机构设置
  会议日程
  代表团
  观察员
 
 
王家瑞畅谈会议成果
 
 
第三届亚洲政党国际会议闭幕(组图)
 
 
为会议代表举行专场文艺演出(组图)
 
 
第三届亚洲政党国际会议举行和平签名活动(组图)
 
 
马来西亚民政党
副总书记 郑可扬
 

  塞缪尔·亨廷顿在他所著的《文明的冲突》中写到: “世界政治正进入一个新阶段,知识分子立刻开始散布他们的观点,世界的末日是什么样子,昔日各国争霸的旧景重现,由于部落主义和全球主义的冲突,民族国家将衰落,等等。我的想法是,在这个新世界中人类冲突的基本根源将不再是意识形态或经济方面的因素,人类的重大分歧和发生冲突的主要根源来自文化方面。”  

  马来西亚是一个多文化、多宗教和多种族的社会,我们已学会在差异中生活。我们承认差异,把差异视为力量的源泉,而不是薄弱环节。我们学会相互尊重,相互包容,这是国家团结和繁荣的先决条件。我们互相了解,因此能为马来西亚的发展而彼此合作。1957年我们获得独立时曾有人怀疑这个年轻国家的前景。现在这种疑虑已经消除,政府的政策使我国从一个农业社会转变成为一个现代化社会,人均收入达到3500美元,预计2004年的增长率为6%。  

  我们这个世界充满不确定因素,这次会议开得非常及时。我们各国间需要增进交流,促进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容忍。这样我们就可以进行合作,发挥我们的优势。我们应该采取一种“富邻”的政策。如果邻国贫穷、动荡,那么你的富裕和稳定也有名无实,因为邻国的问题最终会波及他人。反之亦然,如果你的邻国欣欣向荣,那么你的国家也会受益。  

  因为,无论我们实施何种政策都要考虑邻国的利益,不应对邻国产生负面影响。在当今这个超越国界的世界里,应该加强多边合作与发展。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与世隔绝,但这绝不能成为某个国家把自己的价值观念强加于人的借口。  

  我们反对霸权主义———不管是文化的、政治的或经济方面的霸权主义。各国都应有权根据自己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状况来确定自身的变革和发展速度。  

  当然,最终所有国家都必须实行《世界人权宣言》所宣扬的价值观,也就是,公民权和政治权,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惟一的区别是我们要根据本国独特的情况走不同的道路。本次大会为我们阐述各自的观点和交流意见提供了场所和平台,从而可以促进相互了解与合作。希望我们能够借此机会对我们的政策进行缜密的调整,并最终能使我们的政策得到补充。  

  亚洲地区的交流与合作以及随后的发展使亚洲,尤其是东亚,成为更安全的地区。仅存的几个热点问题,尤其是中东问题,一定要得到解决。多边努力一定能够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实现稳定的一个可靠方法是依靠发展———包括个人的发展和民族国家的发展。良好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将为发展提供保障。  

  回顾东亚的近代历史可以看到,通过发展经济和社会基础设施,一批自由民主国家正在胜利涌现。要实现充分的政治权利和公民权利,发展经济和社会权利是其先决条件。 (摘译)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 版权所有© 2003 京ICP备11017124号
International Department , Central Committee of C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