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简介
  机构设置
  会议日程
  代表团
  观察员
 
 
王家瑞畅谈会议成果
 
 
第三届亚洲政党国际会议闭幕(组图)
 
 
为会议代表举行专场文艺演出(组图)
 
 
第三届亚洲政党国际会议举行和平签名活动(组图)
 
 
两次常委会主要情况
 

  第一次常委会主要情况  

  9月2日晚,中联部副部长张志军和上届亚洲政党国际会议主席、菲律宾基督教穆斯林民主力量党总裁德贝内西亚共同主持了第三届亚洲政党国际会议第一次常委会。泰国泰爱泰党副主席素拉杰、柬埔寨奉辛比克党主席拉那烈、尼泊尔共产党(联合马列)总书记尼帕尔出席了会议。 

  会议的议程主要有三项:一、介绍第三届亚洲政党国际会议议程;二、介绍与会代表在三个分会场发言的划分原则;三、推举本届会议常委会主席和委员。  

  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常委会通过了本届亚洲政党国际会议议程;就有关代表在三个分会场发言的划分原则达成一致,决定继续由德贝内西亚担任本届大会常委会主席,并对大会常委会成员做如下调整:东北亚3名(中、日、韩);东南亚6名(菲、泰、柬、越、印尼、马来西亚);南亚4名(巴、印、尼、孟);西亚1名(伊朗);中亚1名(哈萨克)。会议决定由德贝内西亚在本届大会闭幕式讲话中宣读新常委会组成名单,并请全体代表鼓掌通过。  

  此外,常委会对《2004北京宣言》给予很大关注,希望将与会各方的共同愿望充分反映到宣言中去。德贝内西亚表示,应在宣言中纳入以下内容:  

  1. 反贫困,中国在扶贫脱贫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举世瞩目,值得亚洲其他国家学习和借鉴,各国政府应制定扶贫脱贫的战略和措施;  

  2. 将亚洲有争议的地区改变为合作地区;  

  3. 加大反恐和反对极端主义势力的力度;  

  4. 尊重亚洲文化的多样性,促进和加强亚洲地区不同文明和文化间的对话。  

  素拉杰提出,应加强亚洲合作对话机制(ACD),充实南中国海合作,建立切实有效的冲突化解机制。  

  常委会还讨论了下届大会主办党的问题,决定此事项由有关政党在会后进行磋商,并在9月4日晚的第二次常委会上议定。  

  到会的各位常委对中国共产党为主办本届会议所作的努力给予积极评价。

  第二次常委会主要情况  

  9月4日晚,中联部副部长张志军和本届亚洲政党国际会议常委会主席、菲律宾基督教穆斯林民主力量党总裁德贝内西亚共同主持了亚洲政党国际会议第二次常委会。调整后的本届大会常委会15名成员或其代表出席了会议。  

  会议的主要议程有两项:一、讨论亚洲政党国际会议发展方向;二、审议通过《2004北京宣言》。  

  关于亚洲政党国际会议的发展方向,德贝内西亚指出,本届大会常委会成员由14人增加到15人,并进行了相应调整,既体现了亚洲政党国际会议的地区代表性,也保持了常委会的连续性。在下届会议(2006年)举行前,本届常委会还可于明年召开一次会议,讨论有关事宜。他还提出建立亚洲政党国际会议专门网站的建议,以加强亚洲各国政党之间的联系。素拉杰对亚洲政党国际会议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他说,从越来越多的亚洲各国政党争相申办下届会议来看,亚洲政党国际会议的影响越来越大,亚洲国家对这一机制越来越重视。  

  关于《2004北京宣言》,张志军首先介绍中国共产党起草和修改《2004北京宣言》的原则、思路和程序,指出《2004北京宣言》在充分尊重与会各党意见的基础上进行了多次修改。到会各位常委对《2004北京宣言》草案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草案内容充分体现了与会各国政党的共识,草案的修改过程反映了民主精神,决定在闭幕式上鼓掌通过。  

  鉴于已有韩国、伊朗、印度、巴基斯坦、土耳其、哈萨克斯坦等国的有关政党提出了主办下届亚洲政党国际会议的申请,常委会对下届会议的主办党进行了初步商议,决定此事留待以后通过友好协商确定。  

  到会各位常委一致认为,本届会议扩大了影响,取得了圆满成功。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 版权所有© 2003 京ICP备11017124号
International Department , Central Committee of C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