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河报:数百位中欧代表相聚郑州 称CBD美如画
河南大河报:数百位中欧代表相聚郑州 称CBD美如画
2016-05-20 信息来源:河南大河报
欧洲客人在郑东新区如意湖畔合影留念
记者 陈骏/文图
本报讯 昨日上午9时,中欧政党高层论坛经贸对话会在郑州开幕。中欧双方数百位代表围绕“‘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地方务实合作”,在郑州展开对话。
河南省委副书记、省长陈润儿,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陈凤翔,保加利亚国民议会副议长、社会党副主席斯托伊洛夫出席会议并先后致辞。捷克副议长、捷摩共主席菲利普等来自欧洲20多个国家的政党、部分欧洲地区性政党以及欧洲议会党团领导人和代表共40余人,全省18个省辖市市政府、外侨办、商务局的负责人以及中国一拖、中信重工、宇通客车、瑞贝卡等企业代表共数百位来宾出席了对话会。
陈润儿在致辞中介绍了河南经济、社会的发展情况,他说,作为古丝绸之路的发源地之一,河南历来在中欧经贸文化合作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2015年豫欧进出口贸易额达到75.2亿美元,今年一季度突破24亿美元、增长109%。河南愿与欧洲各国朋友一道,以“一带一路”为纽带,深化经贸往来、人文交流,扩大在铁路、航空、农业、能源、装备制造等领域的合作。
斯托伊洛夫作为欧方代表在致辞中表示,希望中欧双方能以此次论坛为契机,更好地实现在国家和企业层面上的对接,也希望欧洲能有更多的国家、更多的政党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中来,进一步发展战略而务实的合作伙伴关系。
此次中欧政党高层论坛经贸对话会由河南省委、省政府与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共同主办。会上,副省长赵建才和来自葡萄牙社民党、塞尔维亚社会党的政党代表以及风神轮胎、双汇集团等代表分别作了主旨演讲,省委副书记邓凯主持会议。
当日下午,来郑参与此次活动的欧方代表还赴宇通客车、郑州国际陆港集团及郑东新区等地进行考察。
中国制造未来十年或将超德国制造
昨日下午欧方代表团对郑州宇通进行参观时,德国左翼党执委会委员哈特曼看得格外仔细,仔细观察着制造工序的每一个细节。“中国制造如今的水平令人感到惊奇。”哈特曼说,在德国,见到的贴有“中国制造”标签的商品越来越多。“未来10年,‘中国制造’或许将超越‘德国制造’,这是一个关键时期。”
“我今天所见到中国工人的工作环境都很好,这点很可贵。”当记者问及他是否能给“中国制造”提出建议时,哈特曼一改习惯性的微笑,坚定地告诉记者,“无论何时,都要注重工人所能享受的待遇,让财富增长的成果为他们所享。”
“通过‘郑欧班列’,会有更多的中国人爱上捷克产品”
“能运冷藏物品吗?”“现在运输固体、液体的比例如何?”“什么时候能达到去程、返程相对平衡呢?”……站在一列即将发往德国汉堡的郑欧班列前,捷克副议长、捷摩共主席菲利普,向郑州国际陆港集团总经理赵文明抛出了一连串的问题。
“之所以不停发问,是我在想通过‘郑欧班列’能把捷克的什么运到中国。”在接受大河报记者采访时,菲利普说。
“希望中国朋友能够尝尝捷克啤酒,捷克的液压产品、通航飞机也是世界一流。”菲利普说,自己长期以来致力于中捷双方贸易的发展,也清楚什么产品在中国能拥有市场。
采访临近结束,听闻记者说起捷克汽车品牌“斯柯达”在中国很有人气时,菲利普说,“通过‘郑欧班列’,会有更多的中国人爱上捷克产品”。
“夕阳西下,这里一定美如画”
“Beautiful……beautiful(美丽),nice……nice(美好)。”站在郑东新区CBD如意湖畔,望着眼前碧波荡漾的水域,欧洲议会保守与改革党团的斯塔奈克先生一时陷入了“词穷”,反复地重复着这几个单词。
最后,斯塔奈克用外语说了一句颇具诗意的话,翻译过来是“夕阳西下,这里一定美如画。”
斯塔奈克告诉记者,自己是德国人,如今在比利时工作。长期在欧洲议会从事经济咨询工作的他,此前对中国的了解仅限于商贸领域。“工人、市民、街道、楼房……”斯塔奈克说,此次中国之行的所见所闻,已完全“刷新”了他对中国的印象。“我从未见过这么富有韵味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