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宾在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参访。
外宾在青海圣源地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参访。本报记者 李娜 摄
外宾在青海圣源地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参访。本报记者 李娜 摄
本报记者 李庆玲
迎天下宾朋,讲青海故事。9月12日,来自斐济研修班、西欧团等50多名外宾走进天合光能青海基地(简称“天合光能”)和圣源地毯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圣源地毯”),实地了解青海持续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积极成效,亲身感受中国式现代化在青海大地变为美好实践的生动场景。
“天合光能作为全球新能源产业领军企业,主要业务包括光伏产品、光伏系统、智慧能源三大板块。我们致力于成为全球光伏智慧能源解决方案的领导者,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变革,创建美好零碳新世界,目前业务遍布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该公司材料事业群总裁、青海大基地总裁仝斌详细向外宾介绍公司发展情况。
从光伏产品的研发生产再到应用,百里之外,在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塔拉摊上,绵延数公里的“光伏海洋”正源源不断地吸收着太阳能,将其转化为电能。光伏板下绿草如茵,不少藏羊悠闲吃草,这样一个“牧光互补”的画面引起了斐济研修班成员的关注。
“斐济的太阳能资源很丰富,但我们国家的太阳能发电主要是家用及小型企业使用,没有大规模的太阳能电站。这种‘板上发电、板下养殖’的立体化发展模式非常好,是当前斐济非常需要的发展技术和模式。”来自斐济财政、战略规划、国家发展和统计部采购主管赛莫尼·维拉穆在交流中表示。
“我们非常愿意安排业务团队带着领先技术去斐济,实地考察当地发展清洁能源的优势和前景,与当地在清洁能源等方面进行合作,用太阳能造福全人类。”天合光能副总裁、首席品牌官杨晓忠表示。
离开天合光能,外宾们来到了圣源地毯,这是一家集地毯设计、研发、生产、营销、检测于一体的国际化地毯行业领军企业。藏毯是青海民族传统手工艺品,也是青海走向世界的一张“金名片”。它一头打开通往国际市场的大门,另一头为广大农牧民开辟一条增收之路。
走进圣源地毯生产车间,一侧大型机械作业区、传统手工编织区、手工枪刺等生产区依次分布,工人们正抓紧时间织造生产;另一侧展示墙上,挂满了一块块精美的藏毯,藏毯上从藏式传统祥云、吉祥八宝再到反映青藏高原自然风光、人文建筑、牧民生活等风土人情的设计图案栩栩如生,令人目不暇接。
“青海是藏毯的故乡,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藏毯的主要原料是青海特有的‘西宁大白毛’,这是青藏高原特有的藏系绵羊羊毛,纤维长、光泽足、弹性好,踩踏后毛丛立即弹起恢复原状,不会形成塌陷,是世界地毯业公认的织造地毯最佳原料,用它织出的地毯坚韧耐磨、质地柔软。”大家一边听着圣源地毯董事长薛婷的讲解,一边欣赏精美的藏毯。
停留在一幅以田园风光为主要呈现图案的挂毯前,赛莫尼·维拉穆驻足欣赏。他说:“这块毯子设计非常好看,这里的很多藏毯就像艺术品一样,这些藏毯的设计是我最感兴趣的地方。在斐济,地毯设计方面相对比较简单,没有这么时尚精美,想进一步了解学习。”
听完企业的发展介绍后,外宾们表示,圣源地毯在过去15年的发展过程中,能够很好的保留传统工艺,并且对产业进行了现代化的升级改造,在企业生产、创新以及用工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希望今后能够加强合作,互利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