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评论

共享发展幸福年

市政协开展编制"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专题调研


2015-11-18 信息来源:

  [评论员:白中华] 共享发展幸福年

  最近有一个词很火,有一个问题很热。这个词叫“中等收入陷阱”,百度一搜,有195,000条;这个问题是“中国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百度的搜索结果是1,330,000条,比热词多了近七倍。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它是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跨越的一道坎,与每一个人的幸福生活息息相关。迈过去了,获得感、幸福感就来了;没过去,尽管你不愁吃不愁喝,可是你心情不好,烦燥、焦虑、困惑。而要跨过这道坎,取得决胜,把心情整舒服了,最直接最有效的战法就是《十三五规划建议》里提出的共享发展理念,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从文件公布的数据来看,“中等收入”已经走进我们的生活,经济总量世界第二,人均7800美元。按世界银行划分标准,人均GDP约3800美元到12000美元为中等收入,12000美元以上为高收入。按目标,到2020年,我们全面建成小康,收入翻番,那差不多一万五六。问题是这7800美元,您兜里有吗?你感受到了吗?平时我们身边总有人开玩笑说“被增长、被平均、被中产”,中产“很丰满”,生活“很骨感”;中等收入“很丰满”,中等消费“很骨感”,可见数字与现实感受之间还存在着不小差距。

  按理说,市场经济条件下,百姓福址取决于两个变量:一个是经济总量,蛋糕做的越大,福址越多,获得感越强;一个是人均收入,分配越合理,越公平,心情越好,幸福感越多。

  而我们现实遇到的问题是什么呢?经济总量在扩大,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收入分配差距并没缩小。这是其一,其二,经济总量增长了,可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产品公共服务供给跟不上;其三,经济总量增加了,可环境恶化了,水脏了、土壤污染了,雾霾来了。一定意义上说我们正面临着“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

  如何规避?尽快实现从中等收入向高收入迈进,《十三五规划建议》在共享发展部分不惜笔墨,围绕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目标,从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实施脱贫攻坚工程,缩小收入差距,促进就业创业;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等八个方面分条缕析,明确任务措施,并做出一系列制度安排。

  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实现共享发展,是发展理论的创新,核心是着力增进人民福祉,也就是让每个人都有条件有能力去追求并过上自己所希望的幸福生活。民生无小事,无易事,措施明确,还需落实到位,我们期盼共享社会的到来。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 版权所有© 2003 京ICP备110171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