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好的幸福——个北漂青年对“十三五”的期望
市政协开展编制"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专题调研
[评论员:小权儿飞呀飞]初冬的北京,华灯初上,城市依然通明,夜色却已渐显寂寥,路边的月季凋了,车辆和行人也少了。晚上八点,我在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公交站牌前等车。我是80后,大学毕业后找了份稳定的工作,以拒绝平庸的名义留在了这座被称作“帝都”的城市,成了 “北漂”。听说最近刚开完五中全会,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提出了上百项新举措,“十三五”神曲也火得一塌糊涂。终于上车了,戴上耳机,听着陈奕迅那首“稳稳的幸福”,不禁好奇,这个牵动着上至中央领导、下至平头百姓的十三五规划,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在这个做梦是奢侈品的地方,梦想还要有吗?到时候也在这儿待了五年了,正好赶上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之期,自己简单的梦想又能实现多少?
从熟悉又陌生的城市到我的城市
“浮萍漂泊本无根,天涯游子君莫问”,道出了北漂一族的苦楚和无奈,毕业能够留京,本是令人羡慕的。但既然是“漂”,自然没法儿跟“土著”比。帝都消费水平高,每个月付完房租、水费、电费、手机话费,工资就开始“伤不起”了。房价疯了一样地涨,压根儿不敢奢望能在这座城市有个属于自己的家。对大城市的憧憬现如今被上海的积分落户制、北京严格的户籍制度这些门槛儿“完虐”,不知道逐年上涨的公务员报考人数背后,有多少“但求一纸户口”的决心。没有那张纸,车不能买,房子不好买,想出国旅游办护照还要回户籍所在地。即使桩桩都不算大事,却无时无刻不在提醒你,这座城只不过是借来的,在这里的坚守,始终缺一个名分。五年后,居住证制度或许已经普遍实施,外来人口也可以享受“城里人”同等待遇,门槛低了,倒腾户口的黄牛没了饭碗,更多人有了追求美好生活的机会,“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分离和尴尬也不复存在,每一个在这座城市用力生活的人都享有同样的公共服务。生病了不要紧,省内就医可以直接结算,医保还能在许多地区“漫游”,工伤不认账的老板少了。买房不受那么多限制了,头无片瓦的高知精英不用被一纸户口驱逐了。孩子入学不着急了,不用从幼儿园就开始托人找关系,有了普惠性幼儿园,可以走正常程序就近入学了。养老更有保障了,不用担心在城里做了一辈子“苦力”到头来却是老无所依的凄惨境况了。
从生活成本高到生活品质高
在北京,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人们对雾霾已经见怪不怪,偶尔哪天蓝天白云朋友圈绝对会被刷屏,戴着口罩等风来,盼着北京多承办几次国际会议、多享受几次APEC蓝,“双十一”马上到了,得赶紧抢购几个PM2.5防霾口罩,开始供暖之后霾肯定是少不了的,离家在外不敢生病,为了回家盖章报销医药费请假扣工资就不划算了。国产奶粉不敢喝,一定要买进口纯天然牧场奶粉,家用电器宁愿多花钱也不用国产货,担心质量没保证。北京城雨水不多,排水更是不给力,每年夏天都得看几次海,回家的几公里路可以变得很远很险,可以“假装在海边度假”。原本不会理财,攒了半年薪水咬咬牙杀进股市,好巧不巧赶上了股市动荡,稀里糊涂地成了“为国接盘手”。昨晚给家里打电话,聊起元旦回家的事,却没忍心告诉爸妈忘了提前60天在网上买火车票,只能站着回去。妈妈看了新闻曝光的“问题饺子馅儿”,嘱咐不要图省事儿买超市里的速冻饺子吃,我嘴上答应得痛快心里却忍不住吐槽:这年头儿哪有那么多放心食品,不是防腐剂就是转基因,习惯就好……
未来五年,这些烦恼会嗖嗖消失。污染物达标排放标准不再是形式主义、季节性突击或者寻租工具,空气中PM2.5含量不再日日飙高,新能源汽车更加普及,充电桩不再“凤毛麟角”,2019年国庆大阅兵不用再靠关停工厂恢复一碧如洗的天空。“中国制造”直起腰板,国人不用再去日本哄抢电饭锅、马桶盖,食品安全不再是块揭不得的伤疤,超市、饭馆、路边摊,都能吃得放心。服役了几十年的老城地下管网终于改造一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不再是令人呵呵的空口号。小长假、大长假不用守在电脑前刷票抢票了,车次多了,票价降了,跟人在囧途的悲催说拜拜了。网络强国战略的激励下,“互联网+”不断为生活带来惊喜,线上的新概念新模式引领消费观念越来越健康、现代,线下的新服务新体验促进消费者生活品质越来越好,安全的网络环境和完善的市场监管相辅相成,小到废品回收、顺风车,大到养老、医疗,都能通过互联网拓展维度,探索革新生活方式、改善生活品质的空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了更多保障,年轻的创业团队不用再为繁琐的手续和程序消耗过多精力,融资平台更加多样化,资本来源更加充足,开放包容的社会氛围使他们不用再因为没有留学经验被风投嫌弃。
从农民工进城到城里人下乡
农民工一直是媒体报道和新闻镜头中不可缺少的群体,似乎一座没有农民工的城市就算不得真正的大城市,关于他们的讨论也从未降温。除了尴尬的身份和堪忧的境况,他们留在身后的家园更值得关注。几岁的娃娃要像大人一样面对生活的美丑善恶,耄耋的老人不仅感受不到天伦之乐还得为儿女留守,种庄稼不挣钱所以许多良田没人打理,学校里数学老师还要教地理,课表横跨四个年级,有的村子穷的时候倒也安居乐业,拆迁以后有钱了反而家家打架、矛盾不断……五中全会提出了脱贫攻坚工程、全民参保计划、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土地经营权流转等直接关乎农村发展、农民权益的措施。以后农民工进城不会再有后顾之忧,家里的土地可以有偿转让变成生产力,进城以后不会再“水土不服”、格格不入,工作、生活条件的改善不会让他们再在自己用双手建设的闹市里怀念已无多少牵连的远乡,他们的孩子不用再扎堆去上农民工子弟学校,好学的可以掌握一门技术就此安身立命。不少城里人会选择回归田园,找些生态农业、亲子旅游、园林经济之类的活计,既不闲置浪费农村资源,又能带动当地经济,算是城市反哺农村,所谓的二元经济体制将失去土壤和根基。
从累觉不爱到春暖花开
每次被现实撞了腰,感到身心俱疲的时候,我都会“画饼充饥”,闭上眼畅想一下未来,然后满血复活继续和生活相爱相杀。五年后,自己应该已经有了一处蜗居,不大却很温馨。有一个爱自己的他,宝宝在小区旁边的幼儿园,接送方便,惠而不贵。消费选择多了,“双十一”不用抢货了,平时那些欧美大牌也贵不到哪儿去,家里的国产货越来越多,越来越好用,大有“收复失地”的势头。“二孩政策”放开有日子了,现在养孩子既不是“建设银行”也不是“招商银行”,而是“民生银行”,所以正准备再生一只小的,以后就不用眼巴巴地看着邓超孙俪晒“我们四个”的幸福了。家里的自留地转出去以后,爸妈们也不再念叨“人走了地没人种不是造孽吗”之类的话,很快来了北京,身体还好,偶尔头疼脑热也不吵着回家用医保了,家门口的社区医院就能用新农合实报实销。近两年钓鱼网站少了,不担心点错链接被忽悠了,他们闲着无聊学会了电脑,现在已经会在网上抢送货上门的特价鸡蛋了,还经常给我们传授网上看到的生活智慧、新奇趣闻,倒显得比我们网瘾还大。城里没以前那么挤了,公园晨练不用占地盘儿了,上下班高峰期也不那么堵了,表妹从北京大学毕业直接和二三好友回老家创业去了,包了个园子鼓捣科技农业,现在收入也不比我少。
到站下车,抬头望望栋栋楼房盏盏灯火,心里似乎豁亮了。十三五规划可以是高高在上的,是蓝图,是战略,是祖国强盛、经济发展的大思路;也可以是柴米油盐衣食住行,是奔头儿,是甜头儿,是安全感。令人不明觉厉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洋洋洒洒两万多字,细细读来却回应了我们 “累觉不爱”的抱怨,“无力吐槽”的不满,“喜大普奔”的赞叹和“就是任性”的期待,体现了我们对归属感的追求,对生活品质的要求,对社会公平的执着,对更多权益的期望。规划的细节尚不可知,具体的措施还有待琢磨,但我记得一句老话:只要顺着河走,就能到达大海,因此我相信,五年之后祖国的百年梦想成真的时候,自己的小梦想也能成全,日子能更自在,更从容,幸福能更轻易,更涓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