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研讨互动
西班牙何塞•曼努埃尔•努尼奥•拉赫提问:
      最吸引我注意的是关于金融体制方面的内容。我谨认为,金融体制需要改革和优化是世界各国都面临的问题。请问,中国金融体制改革是否和企业界密切关联?是否需要和财政结构调整及企业缴纳社保金等方面的内容挂钩?增加资本市场透明度是否包含经济保护主义的措施?是否指的是加强对国外资本产品监督,对国外资本活动采取预防措施?我谨认为,“加快信用增进机制”目的是预作准备,回应会产生的迫切的需求。请问,十三五规划中的“金融创新”指的是哪些内容?
中方专家组解答:

  中国“十三五”规划提出要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未来中国金融改革的主要方向包括:鼓励金融创新;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快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和人民币更加自由使用;完善金融宏观调控和监管;更好地发挥政策性和开发性金融作用;发展普惠金融。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将更注重创新驱动,其中金融的创新发展是重要的支撑和支持。中国金融体系发展的本质,是通过提高资本配置效率,为企业融资提供便利,通过降低经济运行的风险,从而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中国也将加快税收体制改革,为中小微企业、科技型企业、走出去的企业松绑减负。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奖励重点产业领域企业的发展。要不断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能力,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鼓励金融机构将资金投向有效供给不足的产业。

  中国对资本市场发展提出了积极培育公开透明、健康发展的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推进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等目标,并涉及包括股票及债券发行交易制度改革、创业板和新三板市场改革、降低杠杆率等多项具体工作。增强资本市场的透明度,提高监管效率,不是采取经济保护主义措施,而是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促进资本市场有序发展的客观要求,既有利于降低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又有利于保护国外投资者的合法利益。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 版权所有© 2003 京ICP备110171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