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方专家组解答:2012年11月,东盟10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和中国宣布启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RCEP成员国国内生产总值和贸易额全球占比30%,是当前亚洲地区规模最大的贸易协定谈判。RCEP谈判涉及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投资三大领域,除市场准入外,还包括各类规则谈判。中国一直积极推动RCEP谈判,努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今年11月22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出席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领导人联合声明发布仪式。联合声明指出,RCEP对于提高区域民众生活水平、带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本地区经济一体化的重要路径。领导人要求谈判团队加紧工作,力争在2016年结束谈判。
RCEP是中国目前参与谈判的最大规模自贸区。RCEP的快速推进不但有利于减缓世界经济下行对中国出口贸易的负面影响,促进中国和相关国家的贸易投资合作,也有利于巩固中国和东盟的经贸关系和睦邻友好,加速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RCEP是由东盟主导,中国作为 RCEP坚定的支持者和推动者,会积极发挥自身在区域经济整合过程中的影响力,继续以主要推动者和协调员的身份,积极发挥在RCEP谈判的桥梁作用。
中方专家组解答:中国加入WTO后,致力于纠正全球贸易失衡,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坚定推动多哈回合谈判,支持世界贸易组织的改革,影响力不断提升。中国完成了从全球贸易治理一般角色到重要角色的转换,正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中国全面深化改革以及“十三五”规划的实施,中国参与全球贸易治理的能力将更加扎实,并将继续为全球贸易治理发挥重要的建设性作用。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不断提升,未来中国经济转型成功与否,对推动世界贸易及帮助WTO寻找新的路径起着关键性作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协定、中美投资协定谈判,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都有助于中国在世界贸易格局和WTO中发挥积极作用。中国有能力也有意愿振兴WTO。中国将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合作,同发达国家积极对话,促进多哈谈判进程。中国将把握好工业和信息化融合战略、高度重视服务外包业,利用信息技术促进跨境电子商务,积极体现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引导作用。
中方专家组解答:中国在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最近十几年中国紧紧抓住机遇,坚持扩大内需与稳定外需相结合,继续推进对外开放,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对外贸易规模迅速扩大,吸收外资水平不断提高。第一,中国经济实现了更加快速稳定的增长。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十年,是中国经济增长最快的十年。加入世贸组织前,1978-2001年增长率为9.6%,加入世贸组织后的十年,即便遭遇了二战后最严重的全球金融危机,中国经济年均增长率仍达到了10.45%,这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史上,是罕见的。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前20年相比,这十年中国经济不仅速度更快了,而且增长更加平稳了,经济的波动程度降低,稳定性增强。有学者测算,加入WTO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在20-30%。
中方专家组解答:中国政府向来鼓励和支持互联网的发展和应用,李克强总理更是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让互联网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动力和服务。同时,虚拟空间是现实生活的网络化,互联网从来不是法外之地,中国政府十分重视依法管理互联网正常运行和信息安全,通过法律、法规、条例等不同形式规范个人、企业等网上行为,个人和企业的网上销售交易行为均有法可依。尤其近两年来,对网上欺诈、泄露个人信息等非法行为上升到刑法保护。当然,随着互联网功能和应用的不断发展,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相应的法律法规也必将随之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