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山”奇迹制造者的故事 时间: 2020.06.22
星夜集结,建设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昼夜不停,改建医院隔离病房!马不停蹄,转战方舱医院!疫情危急之时,近7.6万名建筑鄂军和维保人员奋勇逆行,不舍昼夜,与病毒竞速,铸造出抗疫的坚固生命屏障。他们与“白衣天使”并肩作战,稳稳托起“生命方舟”,是这场抗疫大战中“沉默的英雄”。
才下火线,再次“逆行”
1月底至2月初,短短一个月,全省新建、改建110多所救治医院、方舱医院和隔离场所,仅武汉就新增床位6万余张,相当于建设60家三级医院的病床总数,危难时刻,“铁军”显担当。
2月初,随着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投入使用,一批建设者选择了再次“逆行”,留守医院,承担起保障医院稳定运行的维保工作。他们深入病房,直面病毒,维护医院设施,危险可想而知。
2月4日晚,中建三局火神山医院维保队收到检测维护病区热水器的通知。热水器所在的茶水间,位于医院“红区”,就是俗称的污染区。凌晨2点钟,维保队王野主动请缨。他在医护人员指导下,小心地穿戴好防护服,到达检修位置。王野逐一检测、调试电源……工作完毕,王野在护士帮助下脱下防护服,冲了一个热水澡,通过一个一个关口,安全返回。“说不紧张、不害怕那是骗人的,不过一干起活来,我就顾不上害怕。”
3月29日,39岁的吕文涛参与“两山”建设与维保工作已有64天,他在维保组主要负责电焊、地板维修等维保工作,哪里需要,就去哪里。
他回忆,第一次进入隔离病房,虽然穿着防护衣,心里还是特别紧张,“但当看到医生、护士们都那么勇敢地冲锋在前,我就想,一定要全力以赴!”他希望尽自己的一份力,确保医院平稳运行。由于团队成员长时间没有理发,他还变身“临时理发师”,帮助团队成员理发。
2月18日,李玉林从黄石逆行到武汉雷神山医院,负责医院维保组一天三次的消毒工作,距今已41天。每天,工人们下班准备就餐,他就举起“小钢炮”,对工人们进行全身喷洒式消毒。
“这份工作看似简单,不起眼,但对我来说却意义重大。”李玉林说,保障工人身体健康是关键。
“2月14日武汉大雪那天,我们五口兄弟在雷神山医院屋顶连续坚守了48小时。”来自十堰市的徐启义说。2月初,他自己两个兄弟,还有堂兄弟、亲妹夫一起结伴参建火神山医院,之后又留守维保武汉雷神山医院。他们主要负责屋面维保工作,每当遇到大雪、大雨等恶劣天气,就一起爬上屋顶严防死守。
据介绍,在高峰期,494名转维保的工人与医护人员并肩冲锋在火神山、雷神山医院一线,全天候响应院方和医护人员的需求,最多时每天完成600余项维保事项,确保了医院功能的正常运转。
全天候守护建设者健康
每人一间宿舍,室内床铺被子、生活用品、取暖设备、防疫物资一应俱全;热菜热饭、水果、牛奶等营养餐送上门;走廊、房间、厕所无死角消杀;为每位工人建立健康档案,定时测量记录体温……这是中建三局一处工人留观点的日程安排。
项目党支部副书记张华全天24小时在留观点值守,既是采购员、信息员,又是临时医生、心理咨询师。
一次,一名工人突发高血压,张华拿着工人提供的残缺药盒,花了近12个小时才买回药物。“高血压病人吃不上药,就容易出现中风,工人们不容易,我们要对他们的健康负责。”
张华深知工人们思乡返乡心切,除了在微信群与他们交心谈心外,她还在大厅陈列了100多本《上海故事》《故事会》《今古传奇》这些工人爱看的书籍,并对留观点进行WIFI扩容,确保视频聊天畅通。
据了解,中建三局共设置了36个这样的留观点,配备300余名管理人员,全天候服务2489名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者。
高元超是新洲人,擅长弱电工作,疫情期间没工作,家中两个小孩都在上学,爱人年前刚做肿瘤手术,家庭生活困难。接到中建三局弱电分包单位雷神山建设任务邀请后,他赶到现场,负责网络、摄像头等弱电设备安装和调试。了解其家庭情况后,中建三局将他列为困难帮扶对象,通知他复工后进入公司上班。
确保每一位建设者平安返回
3月22日,接到最后一个报平安电话后,张华心里的石头落了地。至此,179名由她负责留观的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者全部平安返岗返乡。
“有村民参与建设,我们负责留观工作,他们各项结果正常,请您帮忙办理接收证明,我们尽量高效,早点让工人回家。”在留观点值守的43天里,张华一一添加了工人所在地的村委会主任微信号,发送核酸检测结果、医学留观证明,做好沟通。
为了让工人顺利回家,3月20日,“两山”参建者隔离期满后,中建三局二公司基础设施工程公司郑孝勇将武汉市籍10余名工人逐一送进家门,一天跑了1200余公里。
3月29日一早,位于东西湖区的中建三局钢结构分公司项目现场,数辆私家车加满油整装待发,12名雷神山医院参建工人结束留观,即将踏上返乡路。“路上一定不要疲劳驾驶,定时分享地理位置,到家了报个平安!”指挥长钟新国一边叮嘱着,一边向每位工人发放打印好的解除医学观察证明、核酸检测报告、接收证明,以及泡面、面包、水等食物和500元现金。这12人分别来自贵州、辽宁、山东、河南等地,是该公司最后一批返乡的雷神山项目参建者。指挥长钟新国一路护送到武汉西的高速路口。
文/张倩倩 程莞茹 朱军伟 王腾
转载自《特别关注(英文)·2020湖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专辑》
(1)1月29日晚上,火神山医院建设工地正在进行吊装作业。(梅涛 摄)
(2)1月24日,在火神山医院项目工地,各种大型施工机械紧张忙碌。
(3)武汉雷神山医院建设工地,来自武汉供电部门的工人在架设电路。(肖艺九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