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 ● 深圳5月26 - 28日

您的位置:首页

[南方都市报]在广东,全球200多个政党代表找到中国改革开放的这些秘诀

2018-05-28信息来源:南方都市报

5月28日南方都市报报道,招商局集团、比亚迪、大疆、顺丰等广东深圳的7位企业家,昨天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专题会议上,以改革开放亲历者的身份,在深圳向全世界100多个国家200多个政党代表讲述他们与中国改革开放的故事。

他们有的酷炫出场,有的自带实物登台展示,让各国政党代表频频举起手机,记录下“精彩瞬间”。

透过这7个故事,再加上视频短片、数据资料展示以及实地走访交流,中国共产党试图向世界讲清楚过去40年,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取得令世界瞩目发展背后的秘诀。

宣介中国改革开放,企业唱“主角”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是昨天专题会议所要讲述中国共产党故事的主题。

南都记者在会场看到,会场外的走道被就地改造成“临时展厅”,集中展示体现广东深圳40年巨变的照片、指标性数据。

几乎每一位参会的外国政党代表,走进会场前都会在展厅驻足停留。

接下来的宣介会,也让他们“耳目一新”。与以往的政党交流颇为不同的是,这一次,由企业唱“主角”。

简短的致辞和对深圳的介绍后,招商局集团董事长李建红、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传福、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柔宇科技创始人兼CEO刘自鸿、顺丰董事长王卫、深圳时尚创意产业联盟创意总监安娜·里奥,以及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总裁罗镇华先后登场,从各自的亲身经历、亲身体验,讲述改革开放的故事。

这份企业家名单中,仅招商局集团是国有企业,其他均为民企,且多数通过科技创新成为了行业的“领头羊”。

此外,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管委会主任田夫也在会上介绍前海为何是“特区中的特区”以及近年来接力推出的举措。

“高科技创新,广东深圳毫无疑问是领头者”

“这是我第一次来深圳,印象非常深刻。”南苏丹教育部长邓·邓·霍克·亚伊用“信息量大”形容这场宣介会,直言“学到很多”。

让他印象深刻的是,宣介会上亮相的多家企业,产品在世界上处于领先水平,“比如无人机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邓·邓·霍克·亚伊告诉南都,从深圳经验中,他还关注到,年轻人特别愿意来到深圳,把自己的活力、能量、创造力挥洒到这片土地上,“这很具有启发性和参考价值,让我们有信心,相信我们也能取得快速发展,能有超出每个人想象力的发展程度。”

邓·邓·霍克·亚伊还特别提到:南苏丹资源丰富,利用好这些资源是关键,希望拓展与中国的合作,在农业、矿业、修路等领域发展互利共赢关系。

来自巴基斯坦的穆沙希德,则是中国的“老朋友”,他现在任巴基斯坦穆盟(谢)参议院外事委员会主席。

40多年前,当他还是一名记者的时候便来到中国。此后80多次来华,有11次将深圳作为访华之行的一站。

“第一次来深圳,是从广州坐火车到香港,觉得不是在同一个世界。”穆沙希德说,如今深圳已从一个只有几千人的渔村,发展成为中国最具创新力的繁华大都市。

“我最喜欢柔宇的屏幕,这种高质量创新令人惊叹。”穆沙希德提到的“屏幕”,是昨天上午柔宇科技创始人兼CEO刘自鸿带到宣介会上展示的产品,稍一用力就可将一个手机屏幕弯成手环,戴在手腕上。

穆沙希德认为,在高科技创新方面,广东深圳毫无疑问是领头者,“令人惊叹”。

另一位中国的“老朋友”巴塔莱伊也表达了类似观点。

巴塔莱伊是尼泊尔尼中经贸协会主席,1967年随父母第一次来到中国,当时很多东西都需要“票”,比如粮票。

“我们想不到在四五十年后,中国会发展到这个程度。”巴塔莱伊介绍,目前他所在的协会同深圳的中兴、华为有着广泛合作,“尼泊尔6个电信运营商,九成以上由深圳这两家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巴塔莱伊对“中国制造”和“中国创新”相当熟悉:他用的是华为手机,调侃称自己用的是“国产手机”;他还将自己的微信二维码印在中文名片上,熟练地通过微信,与1000多位好友交流联络。

“深圳在技术创新方面,无疑是世界的领跑者。”巴塔莱伊最感兴趣的是新能源汽车,他告诉南都,此行他将去比亚迪、大疆走访,“我们很多路还不能修到家门口,可以考虑用无人机把药送到家里。”

“中国已做了成功的试验,让我们节省了过程”

多位外国政党代表还向南都记者谈到,通过对中国改革开放的观察,不仅看到高科技成果、商贸合作机会,也为本国的改革和发展找到借鉴、减少“试错”成本。

“尼泊尔大部分领导人都来过中国,从中国学习如何快速发展。”巴塔莱伊告诉南都,这是因为“中国已经做了试验,而且很成功,我们通过学习能节省很多试验过程”。

还有的国家政党,也尝试将中国改革开放中的有效的经验和做法,运用到实践中。

穆沙希德向南都记者介绍,1992年,巴基斯坦启动了类似中国的改革,改革后,让国家变得更透明、税收制度更开放,商业发展也有了更好的模式。他也坦言,“我们已经有了一部分进展,希望能看到更多进步。过去的规则、政策,还有很多旧模式仍需要被改变。”

在交流中,穆沙希德尤其关注中国在信息领域的发展。“我们派了很多经理和技术员来中国培训,在信息科技领域学到很多,因为我们的人口很年轻,我们有2.1亿人,其中有65%是35岁以下的。”

越南共产党中央书记处书记、胡志明国家政治学院院长、中央理论委员会主席阮春胜也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尤其关注。

他介绍说,越南的“革新开放”已走过30周年。“越南的机遇很多,也面临挑战。在中国改革开放40年之际,来到深圳,既是重温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经验,也是对越南革新开放30年的总结。”阮春胜表示,希望能有更多时间学习借鉴中国经验,特别是新的突破点,这对越南是宝贵经验。

“前海蛇口自贸片区3年前在深圳挂牌,我们也必须总结新的经验做法,推出创造性做法。”阮春胜说。

改革开放的“秘诀”:政治稳定和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改革开放能够取得成功的“秘诀”究竟在哪里?如何让改革举措在本国也能见效?参会和交流中,多位国家的政党代表尝试找出答案。

“中国改革开放成功的秘诀,在于政治稳定。”巴塔莱伊指出。

他将中尼两国的情况作出对比:此前,尼泊尔发展缓慢,很大程度上受到前二十年政治不稳定、政府经常更替的影响。

“我们也吸取教训。现在,尼泊尔拥有新的宪法、新的政府、新的政策,这几年发展很快。在政府稳定的基础上,很多中国公司也有兴趣在尼泊尔投资,尼泊尔今年也将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外资。”巴塔莱伊说。

阮春胜则更强调党的领导的重要性。

他认为,中越两国之间有很多共同点地方,相同的政治体制,走社会主义道路,都坚持共产党的领导。都能看到,通过革新才能稳定,才能让两国老百姓享受更好的生活。“坚持党的领导,这是越南要向中共学习的一点。”

在阮春胜看来,深圳是中国创新的样本、中国当今发展的缩影。“中国的改革开放带来了"敢为天下先"的宝贵经验,创造了吸引各国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不断适应各项变化,吸引各类人才资源,这也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结果。”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 版权所有© 2003 京ICP备11017124号

International Department, Central Committee of CPC

E-mail:xinxi@idcpc.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