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专题首页>国家介绍

伊拉克


2016-04-13 信息来源:

伊拉克国家概况

(最近更新时间:2016年1月)

【国名】伊拉克共和国(TheRepublic of Iraq)。

【首都】巴格达(Baghdad),人口约800万(2015年)。

【国家元首】总统穆罕默德·福阿德·马苏姆(Mohammed Fuad Masum),2014年7月24日当选。

【简况】位于亚洲西南部,阿拉伯半岛东北部。北接土耳其,东临伊朗,西毗叙利亚、约旦, 南接沙特、科威特,东南濒波斯湾。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自西北向东南流贯全境。海岸线长60公里。除东北部山区外,属热带沙漠气候。7、8月气温最高, 日平均气温24℃–43℃,1月气温最低,日平均气温4℃–16℃,6–9月降雨最少,月平均降雨量1毫米,3月降雨最多,月平均降雨量28毫米。

伊拉克所处的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两河流域具有悠久的文明。公元前3000年中叶,两河流域最早的居民苏美尔人创造楔形文字、60进制计数法 和圆周分割率。此后,伊拉克经历了古巴比伦王国、亚述帝国、后巴比伦王国、波斯、塞琉西(中国史称条支)、安息、波斯萨珊王朝统治。7世纪,阿拉伯帝国兴 起,并迅速占领两河流域,先后建立倭马亚王朝(中国史称白衣大食)和阿拔斯王朝(中国史称黑衣大食),其中阿拔斯王朝定都巴格达。1258年,成吉思汗之 孙旭烈兀攻占巴格达,受封以波斯和小亚细亚为中心建立伊儿汗国,辖区包括今伊拉克。1534年起,奥斯曼帝国开始统治两河流域,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1920年,伊拉克沦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1921年,英国人从麦加哈希姆王室中选送费萨尔到巴格达建立费萨尔王朝。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伊 拉克与土耳其于1955年2月23日签订“伊土条约”,随后英国、巴基斯坦和伊朗加入,组成巴格达防御条约组织。1958年,以卡塞姆为首的自由军官集团 发动军事政变,推翻费萨尔王朝,宣布成立伊拉克共和国。

1968年,复兴党政变上台。1979年,萨达姆全面掌权。1980年,历时8年的两伊战争爆发。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入侵并吞并科威特,由此引发海湾战争。此后,联合国对伊拉克实施了近13年制裁。

2003年3月20日,伊拉克战争爆发。4月9日,美军攻占巴格达,萨达姆政权被推翻。5月1日,美国总统布什宣布伊拉克主要战事结束。 2008年12月,美伊双方签署《美伊友好合作战略框架协议》和《驻伊美军地位协议》,并于2009年1月起生效。2009年6月,驻伊拉克美军撤离伊拉 克主要城镇,8月31日撤出在伊拉克作战部队,并将驻伊拉克美军人数减至5万人。2011年12月,美国从伊拉克撤出全部作战部队。

2003年7月,美驻伊拉克当局任命25名伊各派人士组成伊拉克临时管理委员会(简称“临管会”)。2004年6月,伊拉克临时政府成立。6月 8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第1546号决议,决定全面恢复伊主权,结束对伊拉克占领。2005年12月,伊拉克选举产生战后首届正式议会。2010年3 月,伊拉克举行战后第二届国民议会选举。2014年4月,伊拉克举行第三届国民议会选举。9月,伊拉克组建战后第三届政府。

【政府】本届政府于2014年9月8日成立,总理海德尔·杰瓦德·阿巴迪(Haider Jawad al-Abadi)。

【政党】(1)全国联盟:以什叶派政治团体为主体,由法治国家联盟、伊斯兰最高委员会、萨德尔运动等30余个政治团体组成,主席为民族改革运动领导人贾法里,核心人物为总理阿巴迪、伊斯兰达瓦党总书记马利基、伊斯兰最高委员会领导人哈基姆、什叶派宗教人士萨德尔等。

(2)全国力量联盟:由团结改革者联盟、阿拉伯人联盟等党团组成的逊尼派政治联盟,领导人为努贾伊菲,核心人物为穆特拉克和议长朱布里等。

(3)爱国联盟:跨教派政治联盟,领导人为阿拉维。

(4)库尔德联盟:主要由库尔德斯坦民主党、库尔德斯坦爱国联盟等库尔德人政党及土库曼自由者组织等13个政治团体组成,核心人物为库尔德地区政府主席、库民党主席巴尔扎尼和前总统、库爱盟主席塔拉巴尼。

【重要人物】穆罕默德·福阿德·马苏姆,库尔德族,1938年生于伊拉克埃尔比勒省。1958年获埃及爱资哈尔大学教法与法律学士学 位,1975年获该校伊斯兰哲学博士学位。1992年担任伊拉克库尔德地区政府首任总理。2004年任伊拉克临时议会议长、宪法起草委员会副主席。 2005年至2014年任第一、二届国民议会议员,议会库尔德党团主席。2014年7月24日当选总统。海德尔·杰瓦德·阿巴迪,什叶派穆斯林,1952 年生于伊拉克巴格达省。1975年获巴格达科技大学学士学位,后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获电力工程学硕士和博士学位。2003年自英国返回伊拉克,任临时政府通讯部长。2005年任过渡政府总理顾问。2006年当选第一届国民议会议员,并任议会经济、投资和建设委员会主席。2010年连任议员,并担任议会财政 委员会主席。2014年当选第三届国民议会第一副议长。8月11日被提名为总理人选。9月8日当选总理。

【外交】自海湾危机爆发至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前,联合国安理会先后通过63个有关伊拉克问题的决议,对伊拉克实行经济制裁和武器禁运,伊拉克对外处境孤立。伊拉克战争结束后,伊拉克政府着力恢复与各国,尤其是大国和周边国家的外交关系,并逐步获得外界的承认和支持。目前,伊拉克已与近90 个国家恢复或建立了外交关系,并恢复了在阿拉伯国家联盟、伊斯兰会议组织、联合国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石油输出国组织等地区和国际组织内的活动。 2010年12月,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取消根据《联合国宪章》第七章对伊拉克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导弹和民用核活动领域的制裁,结束“石油换食品” (Oil-for-Food)计划。2012年3月,阿盟首脑会议在伊举行。5月,举办伊朗核问题六国对话会。2013年6月,安理会解除根据《联合国宪章》第七章对伊采取的强制性措施。

中国同伊拉克的关系

(最近更新时间:2016年1月)

【同中国的关系】1958年8月25日中伊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发展顺利。1990年海湾危机爆发后,中国根据联合国有关决议中止了与伊拉克的经贸、军事往来。海湾战争后,中国根据安理会“石油换食品”计划与伊拉克进行了一些经贸交往。

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中伊双边关系受到影响。战后,中伊关系实现平稳过渡和发展。2004年7月,中国驻伊拉克使馆复馆,10月,两国互派大使。2014年12月,中国驻埃尔比勒总领事馆开馆。

2003年10月,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的伊拉克重建捐助国会议上,中国宣布为伊拉克重建提供2500万美元人道主义援助。2014年9月,中国向伊拉克提供6000万元人民币人道主义援助。

伊拉克战争后,伊拉克库尔德斯坦爱国联盟主席、伊拉克临时管理委员会领导机构成员贾拉勒·塔拉巴尼(2003年8月)、临时管理委员会轮值主席 欧鲁姆(2004年3月)、临时政府副总统沙维斯(2005年1月)、总统塔拉巴尼(2007年6月)、总理马利基(2011年7月)、外交部长贾法里 (2015年6月)、总理阿巴迪(2015年12月)等先后访华。2014年2月,中国外交部长王毅访问伊拉克。2015年3月,中国国务委员杨洁篪访问伊拉克。

2015年12月伊拉克总理阿巴迪访华期间,两国发表关于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

2007年6月,中伊外交部建立政治磋商机制。2008年1月,伊拉克副外长阿巴维访华,并举行两国外交部首次政治磋商。2011年2月,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翟隽访问伊拉克,并举行两国外交部第二轮政治磋商。2014年12月,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张明访问伊拉克。

2015年,伊拉克是中国在阿拉伯国家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达206亿美元,同比下降27.7%。中国从伊拉克进口原油3211万吨,同比增长12.3%。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 版权所有© 2003 京ICP备110171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