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事会见
外事会见
刘建超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发表演讲
当地时间10月12日,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刘建超应邀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举办的政治早餐会上发表主旨演讲,主题为“中国共产党在世界百年变局中的时代答卷”。德国科尔伯基金会副会长鲍尔森主持,德政府官员、各党派议员、智库学者、企业界、媒体记者等40多人参加。
刘建超表示,当前,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中德、中欧均面临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等共同任务。无论国际形势如何风云多变,中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步伐不会停止,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不会动摇,同世界各国共谋繁荣稳定的立场不会改变。我们愿同包括德国在内的欧洲各国一道,加强战略沟通,增进政治互信,聚焦发展合作,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科尔伯基金会是中德对话的重要桥梁,在促进中欧相互了解和理解方面作出了努力和贡献,中方愿通过基金会同德国各界开展交流,推动中德、中欧关系取得更大发展。刘建超并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观、和平观、文明观、合作观等层面同与会外方代表分享了看法和认识。
刘建超表示,中国共产党不仅聚焦中国发展,也强调推动世界共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呼吁世界各国聚焦发展。当前我们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开放型发展,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营造一流营商环境,为各国提供更广阔市场和更多商机。着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提出“双碳”目标,以实际行动引领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推动世界共同发展,成立全区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推动落实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
中国共产党倡导走出一条对话不对抗、结伴不结盟、共赢非零和的新型安全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强调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坚持重视各国合理安全关切。中方坚持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国家间分歧和争端,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
中国共产党倡导文明平等、包容、互鉴,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球文明倡议,为国际社会携手应对全球挑战凝聚精神合力。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文明的继承者和创新者,将他国文明发展视为自身借鉴,坚持从人类优秀文明中汲取智慧和养分。我们呼吁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摒弃文明冲突谬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植根于中国文化传统,适合中国国情,具有深厚的历史根基和鲜明的中国特色。我们尊重各国自主选择本国制度道路,愿同各国加强治国理政经验交流,不断丰富国家治理和全球治理方案。
中国共产党倡导团结协作、互利共赢,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背景下,更需要打破“小院高墙”,实现双赢多赢。中欧之间没有根本利益冲突,共识大于分歧,应更全面客观看待“相互依赖”,反对以“去风险”之名行“脱钩断链”之实,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习近平主席将出席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方愿同欧方加强“一带一路”倡议与欧盟“全球门户”计划及欧洲各国发展战略对接,实现共同发展。
刘建超就中国式现代化、中美关系、中欧关系、新兴经济体合作、气候变化、乌克兰危机、巴以冲突以及香港问题、台湾问题、南海问题等回答现场嘉宾提问,阐明立场。
科尔伯基金会成立于1959年,是德国知名企业基金会。政治早餐会创办于 2004 年,是科尔伯基金会最重要的对话平台之一,在德国、欧洲乃至世界具有较大知名度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