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方专家组解答:中国既有长远的发展规划又有短期的发展目标。五年发展规划正是中国政府在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对当前经济社会存在问题、对未来的关注和期待基础上,制定并组织实施的。社会期待与具体目标之间的差距,本质上是增长和发展之间的关系。“十三五”期间,中国要保持中高速的经济增长,目的就是通过增长积累必要的资源,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社会福利,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此,中国将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有效的监督和激励机制,提高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和治理水平,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确保“十三五”规划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中国有条件、有基础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但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也很大,需要有新理念、新思路、新路径。总的思路就是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具体来说:坚持创新发展,未来五年,不仅要通过创新培养新产业,也要利用创新,让传统产业重新焕发青春,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坚持协调发展,促进城乡之间、不同区域之间、经济建设和国家安全之间的协调,改善民生,实施精准扶贫,形成平衡发展结构;坚持绿色发展,解决好发展和保护的问题,加大环境治理力度,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着力改善生态环境,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的生态产品;坚持开放发展,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实现互利合作、共赢发展。坚持共享发展,实现全民共享发展的机会,使人人都能参与发展过程、分享发展成果。值得一提的是,在共享发展过程中,经济发展是基础,要在这一基础上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中方专家组解答:一面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中国的民生发展是中国特色的民生发展,而不是其他国家、其他模式的民生发展。因此,我们在发展民生时,必须高举中国特色这面旗帜,沿着中国特色的道路,发展出一套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实实在在的民生。两个百年:这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奋斗目标,是邓小平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实施步骤,更是中国民生发展蓝图绘制。处于承前启后关键阶段的“十三五”民生发展,必然要紧紧围绕这个奋斗目标,一步一个脚印,真抓实干,一张蓝图干到底,完成两个百年的民生发展目标。
中方专家组解答:在这份描绘了“中国发展新境界”的纲领性文件中,“发展”一词共出现了90余次。
关键词1——全面小康
全会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专家解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标,是“中国梦”的具体体现,“十三五”是百年大业最关键的冲刺5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表示,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关键。全面小康不仅要追求发展的速度,更要强调发展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同时,这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小康,要让包括贫困人口在内的更广大的人民群众,都能感受到社会发展的成果。这是国家治理理念现代化的重大推进。